M88

M88

学校主页

导航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资讯» 学术动态» [观点]张琦: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
[观点]张琦: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”,体现了乡村建设从形到神的更高要求,进一步拓展了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,为新征程上乡村建设建什么、怎么建、建成什么样指出了更加明确、更为宽广的前进方向。如何理解“和美”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?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保持怎样的标准?推进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?


“和”的要求实质上与共同富裕理念一脉相承。将“和”的要求写入乡村建设目标,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理念的具体要求


主持人: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”,您认为什么样的乡村才能称之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?其标准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衡量?


张琦:乡村建设除了在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环境、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建立标准之外,还应关注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“和”提出的新要求。在这一方面,国外的一些衡量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。比如,有些国家在乡村建设的衡量中引入了村庄安全和生命安全的指标。韩国的农民渔民福利状况调查中,除了对教育、文化休闲、医疗、社会安全网、环境景观等进行调查外,还专门设置了基本生活条件调查,包括房屋设施、供暖、房屋装修、供水、垃圾、污水、村庄安全、生命安全等项目。


主持人:从“建设美丽宜人、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”“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”,再到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”,体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思路怎样的发展变化?为什么现在要强调“和美乡村”?


张琦:这些表述是对乡村建设认识持续深化和全面化的过程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加了“和”的要求,让乡村建设的范围更加全面、更加深入。建设“和美”乡村就要求乡村建设不仅要重视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建设,也要重视看不见的精神文明建设。


“和”的要求实质上是与共同富裕理念一脉相承的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“和”的要求写入到乡村建设目标里面,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理念的具体要求。同时,“和”的要求也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。我国在收入水平上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,虽然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,但是也在快速增长。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层次也将不断提高,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会越来越高。当前,在乡村建设当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,是理所当然,也是契合时机的。


主持人: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,农民是参与者、建设者,也是主要的受益者,应当如何完善农民参与机制,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,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?


张琦:如何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,关键是要做好能够参与和愿意参与的两个机制。一方面,要完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,让农民能够参与。过去有一些乡村建设项目的选择是政府或者村委会说了算,农民很少能够参与其中,结果最后效果不太好。为此亟须建立一套乡村建设项目选择的实施制度和监督制度。实施制度重在明确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的硬性要求,监督制度重在能够让农民监督村干部是否落实了农民参与的要求。另一方面,要建立乡村建设激励机制,让农民愿意参与。乡村建设要及时准确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,把农民最急需、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建设好、维护好,对于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农民要通过多种渠道予以表扬和激励,只有让农民在乡村建设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,才能不断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。


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工程,涉及人与人、人与自然、乡村与城市、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一系列关系。而“和”恰好是一种动态协调的系统理念,能够很好地引领我们寻找乡村建设的思路


主持人:“家和万事兴”“以和为贵”“和气生财”……“和”文化在我国,特别是在广袤乡村源远流长、影响深远。从古人以“和”文化处理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关系中,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发,以更好地推进和美乡村建设?


张琦: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,“和”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理念。谈天下,是和平观;谈国家,是和谐观;谈家庭,是和睦观。如果我们深入细致地观察农村,就会发现乡村建设其实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工程,涉及人与人、人与自然、乡村与城市、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一系列关系。而“和”恰好是一种动态协调的系统理念,能够很好地引领我们寻找乡村建设的思路。


因此,在村庄规划布局中,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,保留村庄特色,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,实施分类推进,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,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,留得住青山绿水,记得住乡愁,实现村庄形态与自然的和谐,体现农民的审美观。在产业发展规划中,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收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大自然,尽可能避免乡村建设的“水泥化”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,要发挥家庭的团结力量,塑造和睦文化。近年来,各地创新开展的文明家庭、尊老爱幼家庭、重教家庭等评选活动,就是一些很好的实践,要持续深化和拓展。


主持人:近年来,农村非遗、“村BA”等乡村文化产品或现象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,这对于乡村建设、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怎样看待乡村文化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的价值?如何更好发挥乡村文化的作用?


张琦:城乡融合的实质是城市元素与乡村元素的有机融合。在乡村端,主要就是城市文化理念在农村的培育培植和不断壮大。乡村承载了我国最为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文化,保存、激活和利用这些文化元素,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,也能为农民创业创新和发展致富提供新思路。但是,如果按照传统乡村保护思维发展乡村文化,只是“自上而下”推动,那就很难激励农民参与,也无法持续发展。只有在乡村传统文化推动中,加入经营性、盈利性、创新性的新理念,不断打造能够在更大范围传播互动的产品和形式,从而满足农民自豪感,再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创收作用,才能让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持续发挥更大作用。


乡村建设要以“未来乡村”为目标,选择在经济、生态、文化、民族等不同方面均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先导性示范,即使是一个村庄内,也不宜“铺开摊子搞建设”,应从一个小范围的核心示范起步


主持人:过去,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、乡村建设行动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,据您观察,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,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?给今天带来哪些启发?


张琦:近些年,我们走访了很多乡村,也看到了很多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创新性探索,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。比如,在湖南省新化县油溪桥村,每月逢“五”开展全民清扫、每月进行一次评比,很好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。云南省镇雄县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,激励了一大批乡贤参与到家乡规划当中,为乡村规划提供了方向、拓展了思路。再比如,江西省新余市的晓康驿站、云南省会泽县的爱心超市等,将过去直接的“给钱给物”切换成现在间接的“积分奖励”,激发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。


从这些典型案例的推广过程来看,乡村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成长的过程,一开始可能只是一个村的尝试性活动,但是经过逐渐完善和总结,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。也可以看出乡村建设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,地方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,找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阶段、文化特色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方式方法,在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模式时要灵活变通,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,逐步提高和完善。

 

原文刊载于《农民日报》2022年11月17日第8版;作者张琦,系M88体育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党总支书记。

原文链接:


TOP